1.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
1.1. 不同的体系结构
1.2. 七层网络体系
OSI 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):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。
- 物理层(pysical layer)
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,如光缆、电缆、双绞线、无线电波。它规定了网路的一些电气属性,作用是负责传输0和1比特的电信号。
- 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
物理寻址,并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;数据帧的生成与接收。
- 网络层(network layer)
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,控制子网的运行,逻辑编址、分组传输、路由选择。
- 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
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。
- 会话层(session layer)
负责建立、管理和断开通信连接,以及数据的分割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。
- 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
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与网络标准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(接受不同格式的信息,如文字流、图像、声音等)。
-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
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,如电子邮件协议、SSH、FTP、HTTP。
1.3. 数据传输
对等层之间是不能直接通信的,上下层之间有严格依赖。
1.3.1. 封装
通常,为协议提供的信息为 包头部 ,所要发送的内容为 数据 。每个分层中,都会对所发送的数据附加一个头部,在这个头部中包含了该层必要的信息,如发送的目标地址以及协议相关信息。从下一层的角度看,从上一层收到的包全部都被认为是本层的数据。
数据发送前,按照参考模型 从上到下 ,在数据经过每一层时,添加协议报文头部信息,这个过程叫封装。
经过传输层协议封装后的数据称为 段 ,经过网络层协议封装后的数据称为 包 ,经过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后的数据称为 帧 ,物理层传输的数据为 比特 。
1.3.2. 解封装
数据接收后,按照参考模型 从下到上 ,在数据经过每一层时,去掉协议头部信息,这个过程叫解封装。
1.4. 参考资料
七层网络结构
36张图详解网络基础知识
详解 四层、五层、七层 计算机网络模型
OSI七层模型及对应的网络协议